情系“三农”老劳模——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退休优秀老党员陶听根
今年,在“工会进万家”劳模走访慰问活动中,无锡市惠山区相关部门和街道工会看望慰问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陶听根,送上节日祝福。“我要弘扬劳模精神,永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劳动模范,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身份,永远情系‘三农’!”陶听根说。
“一包三改”拓荒牛
1932年,陶听根出生于堰桥乡农民家庭,16岁参加工作,1983年入党。他务过农、当过工厂学徒工、国营采石厂职工、无锡市地质队勘探队员。1962年他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麻歧村务农,担任生产队队长兼大队农技员,自此与农村、农业、农民“三农”结下不解之缘。1965年,在麻岐大队党支部推荐下,陶听根调至堰桥人民公社农科站当农民技术员,后任站长。1982年,成立堰桥农业服务公司,老陶任公司经理。
上世纪80年代,堰桥乡“一包三改”经验传遍全国,陶听根改革创新,首创“搞好农业办实体,办好实体促农业”,由农业“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建造农科大楼,成立全国乡村级农技单位首家创办经济实体的先进典型;面对农村劳动力向乡镇工业大量转移,率先推行“农技、农机、植保、种子、水利”5支专业服务队伍,解除农民“种田难”后顾之忧。这些创举引起当时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关注,并专程前往堰桥考察,听取陶听根汇报。1985年,陶听根在农牧渔业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农牧渔业部将堰桥农服公司作为一个联系点,经常派人来作调研、总结,使堰桥农业改革不断走出新路,在全国出了名。
1987年,在江苏省召开的南方13省水稻现场会议代表到堰桥参观,日本、美国、英国、朝鲜、荷兰等国农业代表团先后到堰桥访问。1988年,陶听根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农村企业家”;1990年,他光荣当选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人生事业达到巅峰。
“退而不休”老黄牛
“盛世喜获劳模荣,乐战农业再立功”。1991年,陶听根退休后,对自己提出继续服务“三农”、当好“农情员”。他选择20个规模经营农场、37户农户,将他们每年粮食产量、总收入、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写成调查报告,引起农业部高度重视。后来,陶听根响应党的号召,建议探索建立家庭小农场,以胡家渡村金东圩农场为典型,推广农业机械化、新品种新技术等,使农场连年高产,得到国家农业部领导和经济学家一致肯定。
陶听根每年坚持“三农”调查研究,撰写40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多次在《新华日报》《无锡日报》等刊登,并成为部省制定农业政策参考资料。他通过在自家3.5亩口粮田里大胆实验,小麦亩产400公斤、水稻亩产达700公斤。“一枝独秀不是春”。陶听根带动周围农户共同丰产丰收,推广给全村农户和全镇7个农场大户,手把手指导他们,7个农场650亩商品粮田亩产在堰桥镇69个农场中遥遥领先。老陶因此遍获省、市、县多项科技成果奖,并被评为高级农艺师。他率先摸索出的新型化肥增效经验,推向全国各地,规模化应用后实现高产和降本“双赢”效果,深受各地农民欢迎。
有人曾不解问他:“你已是退休的人了,放着清福不享,还折腾个啥?”老陶却淡淡一笑:“工龄到了可以退休,党龄却永远没有退休,能为乡亲们做点事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哺育幼苗”孺子牛
陶听根是个闲不住的老人,他退休后更将一片爱心洒向另一片“田地”:周围学校和孩子们身上,先后被聘为麻歧小学、堰桥实验小学、堰桥中学、长安中心小学等校外辅导员。他利用业余时间,给孩子们讲党史、唱红歌,传播科学种田知识,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慈祥老爷爷,被堰桥实验小学授予“终身荣誉校外辅导员”。
为提高孩子们对农业重要性认识,老陶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讲“农学课”,指导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让他们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和勤俭持家的道理。多年来,他乐此不疲奔波在各个学校之间,从没领过一分钱报酬 。当有人笑他:“你志愿者算是当到家了!”他总是爽朗笑着回应:“我就是希望孩子们了解党的光荣历史,珍惜现在美好生活,教他们从小懂得感恩,感恩党、感恩祖国和人民,自己累点不算啥。”
他积极投身到少数问题少年“帮教转化”中,利用寒暑假召集学生座谈会,勉励他们成人成才,报效家乡。为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学生,老陶带头捐出4600元,在他感召下村民纷纷解囊,多年来募集资金2.6万元,为46户贫困学生解决上学难问题。他每月都到几个贫困和单亲职工家庭走访,20多年寒来暑往,他这个义务辅导员当得有滋有味,无数个学子在他的影响下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上有用之材。
“剪报史料”奋进牛
一堆报刊、一把剪刀、一套桌椅,这是陶听根“生活必需品”。从1965年开始,他收藏报纸并制作剪报坚持56年,目前收藏量达8000余册,其中大部分收藏于惠山区档案史志馆。“我们这代人是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工业‘一包三改’、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所以多年来我一直用剪报形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若干年后,这些或许会成为一份份珍贵史料。”提起剪报的渊源,老陶滔滔不绝。
陶听根作为街道总工会学习小组召集人、堰新社区“党员中心户”,发展到20多名党员、46位群众一起学习,成为惠山区委宣传部学习示范点。他原居住家里二楼有1间专门资料室,所有资料分类装在46只纸箱内,他组织党员“学党史剪报”,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剪报等,见证党和祖国发展成就。还集思广益帮老百姓解决不少烦心事,深受村民好评。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老陶对此感到欢欣鼓舞。他表示:虽然自己年事已高、手脚慢了,但仍然会坚持自己热衷的“剪报事业”,一直做下去。春节过后,他从多年的剪报中挑选、收集和整理反映有关建党100周年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每天除吃饭,其余时间都坐在桌前,一双颤巍巍的手埋头忙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不用扬鞭自奋蹄,夕阳为民献余热”。今年90岁的耄耋老人陶听根用自己身体力行,默默诠释着对党忠诚、为民爱民的情怀与责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换来群众信任和爱戴,成为百姓心中最美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胡建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