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职工天地

[工作感悟]·更富成效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董雷)

发布时间:2022-02-10 浏览次数: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我省作为全国两个全面试点省份之一,高点定位、创新举措、锐意改革,勇担为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探路的使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日前,在省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省总工会立足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阶段,已经就产改工作画好路线图、明确任务书、发出新号召,这就要求各级工会提高站位、系统谋划,结合实际、创新举措,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产改工作提质扩面,更加有效推进产改工作走深走实。

要从“国之大者”来定位谋划和系统推进产改工作,务必上紧思想发条。做好产改工作是检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是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件”,是衡量干部能力素质的“高低杠”,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深刻认识做好产改工作的政治性、重要性、艰巨性,坚决扛起工会牵头抓总的政治责任,持续巩固全国产改“领头羊”地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各部门、各方面、各层次统筹联动、共同推进、协同发力,以“钉钉子”劲头抓好基层基础,确保每一项工作做实、每一个地区抓好、每一个产业推进,才能交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各级工会要坚持在党委领导下促进各方联动,强化政治站位、赋能发展和维权服务,切实增强推进产改工作的凝聚力、执行力。

要立足江苏实际和企业实际,全面构建产改试点体系。要在省级层面广泛试点的基础上,聚焦地方特色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相对集中、非公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如南通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邳州板材行业等,推广泰兴经济开发区安全赋能打通产改最后“一公里”经验,突出产业工人安全技能提升,助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支持各地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针对园区特色、不同行业和产业特点,围绕工作重点,创新工作举措,推进改革逐步铺开,实现指导“再靠前”,“零距离”回应和解决产业工人的急难愁盼。指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挥政治优势勇当改革先锋;建立技术工人技能水平与薪酬等级挂钩制度,合理增加工资总额;推动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考核评价与选拔任用范畴,纳入政治巡查范畴,强化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鼓励企业大胆改、大胆试,不求大而全,力求少而精,根据实际勇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路径,逐步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试点体系,2022年试点单位实现1万家。

要总结基层经验和特色做法,实现产改扩面提质。要持续推进与主流媒体合作开设“产改落实在基层”“江苏产改进行时”等专栏,注重挖掘基层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各地多角度报道、立体化传播、全方位推进,营造关心、支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浓厚氛围,努力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扩面增效促提升”。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更不能有断点,务必盯紧重点,锚住关键。新年新气象,我们要以“成绩归零”的心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统筹谋划好工作要点,制定好试点体系方案,完善推进落实的制度机制,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团结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谱写好“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