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地方动态>区县工会

淮安市淮安区总工会用好“四则运算”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发布时间:2022-05-20 浏览次数:


淮安市淮安区总工会坚持职工需求为导向,科学运用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完善维权体系上做“加法”,在帮助职工减负上做“减法”,在职工赋能成长上做“乘法”,在化解职工急难盼愁上做“除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优化服务职工体系,构建服务职工长效机制和载体,全面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把职工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在完善维权体系上做“加法”,积极拓展服务臂膀。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专项行动,以加大货车、快递、保安等新就业形态群体宣传、摸底、调研为突破口,以“司机之家”、“职工之家”建设为推手,推动行业工会联合会、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会,重点做实村(社区)工会,发挥“小三级”工会承担入会兜底作用,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高举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旗帜,职工维权服务站、法律援助队伍和法治建设“三位一体”。挖掘、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提升服务功能,将法治前期工作移植到职工服务中心,由年轻、力强的工作者担任,进一步充实了职工服务中心力量;通过培训教育、细化任务等举措,着力强化各级工会的服务意识,引导全区各级工会组织从坚持职工群众需求出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困难职工群众身上,放在新就业形成劳动者身上;以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突破口,全力保障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让各级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

在减负释能上做“减法”,帮助职工轻装上阵。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相关文件精神,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以防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隐患、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主线,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健全创建工作体系,推广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经验,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不断扩大创建活动的传播力和引导力,营造共商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不和谐因素;搭建网上网下心理咨询平台,积极化解新冠肺炎疫情、线上消费、淘汰落后产能等,给旅游、印染、纺织、线下零售等行业职工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带来的就业和收入水平的压力、心理影响,全力稳定职工思想、稳定职工队伍;积极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动员一线职工捕捉安全隐患,促其及时消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  

在职工赋能成长上做“乘法”,促进职工建功立业。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放大劳模工匠效应,用劳模工匠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职工,激励广大劳动职工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和精准求精的敬业风气。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发挥劳模工作室的“孵化器”效应,推动企业科学开展岗位劳动竞赛,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劳动和技能竞赛、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职工,调动了职工学习、创新、争优的积极性。在区总工会实施的“求学圆梦行动”中,区绿色建造产业园就有35名职工成功报名。

在化解职工急难盼愁上做“除法”,排除职工后顾之忧。“除”即去除工会工作中和职工生活中的短板,为基层工会和职工排忧解难。区总工会对标上级工会要求和其他工会工作先进单位,不断提高自身为基层工会和基层职工服务的能力,补齐制约自身发展的“短板”。同时,区总工会始终把为基层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为职工想办法、解难题,打造职工“暖心”工程,做好职工的“娘家人”。通过举办联谊活动,服务大龄单身职工,破解大龄单身职工恋爱难、脱单难,尽可能地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在“520”来临之际,区总工会与淮城街道总工会联合开展“缘聚淮城·爱在我心”相亲交友活动,已吸引了30多对单身男女职工参加。(秦志贵 通讯员 徐媛媛)


作者: 徐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