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地方动态>区县工会

建湖县总工会“七着力”推进职工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2-05-26 浏览次数:


近年来,建湖县总工会以产改为抓手,组织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引领职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实践全面提升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全力推进创新建湖建设。

着力提高职工科技创新能。每年组织开展职工创新创业大赛,对有投资发展的项目进行政策、资金扶持,通过大赛让更多人知晓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联合人社局、建湖中专、培训学校常态化开展对职工进行“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动员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劳模工匠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鼓励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着力搭建职工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强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引领作用,持续开展职工科技创新立功竞赛。突出“五小”活动的基础地位,深入开展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十大发明专利认定活动。组织开展“建湖工匠”选树活动,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促进职工科技成果转化,拓展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通道。围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节能减排,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节能减排。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组织群众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技能竞赛。积极参加省、市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班组、个人;通过“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安全隐患随手拍”“安全生产我来讲”“我为安全生产献一策”等活动作品征集,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素质和安全健康意识,引导和鼓励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新。

着力深化职工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和奖励设置等入手,鼓励一线职工、普通员工创新创业、技改发明,加入职工创新创业投入和获奖面。将一次性奖励与岗位奖励相结合,推动覆盖面上升。该县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设置公司内部晋升机制,通过制度化的运作与奖励机制,使全员积极参与持续改善活动,并发挥和调动全员聪明才智,对公司在效率向上、品质改善、技术提高、成本降低、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和专项提案改善;那美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积分制引导广大党员、职工在技术创新、改革发展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着力促进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针对具体技术或产品开发的产学研合作协议,实际支付给合作方项目总经费20万元(不含设备购置费)以上的按企业实际支付合作经费的10%给予补助,对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县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等成果转化机构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鼓励人才引进,鼓励企业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到企担任“科技副总”,获得省立项的每家奖励3万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发动企业牵头组建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行业、产业联盟(协会),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合同登记,对通过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合同实际成交额超1000万元的按总额的万分之一给予奖励

着力造浓职工科技创新引导氛围。举办“智汇建湖”云讲堂,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动态调整充实培训计划和培训菜单,采取“揭榜挂帅”“云签约”等方式,以“智汇建湖”云讲堂为媒,架起企业和高校合作的空中桥梁,推促校地校企合作,真正发挥政产学研合作的“催化剂”作用。开展“智汇建湖 科创赋能”建湖—常州工学院等云上产学研对接活动,通过现场远程签约,共同推动技术难题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荣誉激励机制,在每年的“五一”庆祝大会上,对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职工创新人才予以表彰,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优先推荐参加“盐城市劳动模范”、建湖县五一劳动奖章“建湖县五一劳动奖状”、“建湖县工人先锋号等奖项、荣誉的评比。

着力做好职工科技创新服务保障。鼓励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对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项目的,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20万元;获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项目的,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获得县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项目的,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加大第三方服务机构引进力度。对当年服务培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的科技服务机构,给予5万元奖励。支持各板块委托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帮助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投入统计指导、技术合同登记等科创服务,对服务机构开展年度绩效评估,评估优秀的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

着力发挥核心企业主体引领作用。对部分企业设立内部研发中心并具有相应的科研条件,建立一整套与运行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薪资奖惩管理制度、末位淘汰制、全员劳动合同实施办法、员工培训与职称聘任规定、作息及各种休假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安全环保消防与环境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行业服务中各种会议培训班管理规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成本费用控制规定、出差及旅费报销规定、物资和仓储管理制度,对外聘人员实行流动式管理。建湖县崇达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拥有23 人的研发团队,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常州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院校建有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开发的新产品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同时该公司积极培养一线科技职工创新能力,三年来计有1位职工获县第三届“建湖工匠”和“盐城市劳动模范”、2名职工被评为“市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市十大先进操作法”同时授予“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杨燕 通讯员 徐国茂)

 


作者:徐国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