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工会要闻

无锡惠山:打通全域产改链条 畅通职工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25-11-17 浏览次数:

江苏工人报讯 去年10月以来,惠山区总工会在无锡市总指导下,率先在钱桥街道探索全域产改。在这项探索实施满一周年之际,记者来到惠山区,深入钱桥街道走访考察,从产改指导站的一场场精彩活动到中小微企业的一项项职工创新,再到各级工会推进全域产改的实实在在的举措,火热的产改氛围扑面而来。惠山区总工会正在打通全域产改链条、畅通职工创新之路上蹄疾步稳。

产改指导站:把企业产改“朋友圈”拉起来

“常来产改指导站参加活动,产改小课堂的微抢答我还拿到了小奖品,蛮开心的。”无锡伟达五金有限公司职工张敏说。而惠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则从另一个维度对产改指导站竖起大拇指:“站里直接把免费的人工智能课送到了企业里,在员工中掀起了不小的效率革命哦。搞产改,我支持。”

惠山区是乡镇企业发源地之一,中小微企业面广量大。如何把这些中小微企业纳入产改“朋友圈”?全域产改是惠山区开出的解方。去年10月10日,无锡市首个全域产改指导站在钱桥街道舜柯社区挂牌运行,面向职工推出涵盖青年婚恋、子女托育、岗位培训等内容的“360全方位保障项目”;面向企业推出包含个性化实施、过程性诊断、经验性提炼等内容的“365全方位产改促进项目”,得到了社区中小微企业的一致好评。2个月后,在市总工会、区总工会指导下,钱桥街道总工会出台了《钱桥街道产改指导站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在该办法的指引下,依托15个社区建起了15个产改网格,网格内因地制宜建成了产改指导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还印发了《钱桥街道全域产改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复制、推广舜柯社区网格产改做法和经验,要求在三年内实现街道行政区内企业100%全域产改覆盖并实现从培育品牌到打造精品的整体跨越。

在制度化保障的强劲推动下,15个产改指导站已经实现对全街道1077家中小微企业产改覆盖,一个个产改指导站拉起了产改的“朋友圈”,织密了产改服务网。今年1到10月,各产改指导站累计开展产改培训、技能提升、思想引领、生活关爱等线下线上特色活动近100场,服务小微企业职工5000余人次,有力地提高了企业参与产改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投身产改的获得感。

特色载体:使企业产改动能提起来

“企业是推进落实产改的重要主体,把非公中小微企业的产改动能激发出来,全域产改也就能扎根、开花、结果了。”惠山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如何让企业特别是非公中小微企业知晓产改、支持产改、参与产改?区、镇两级工会都在动脑筋,破冰破局。

9月2日,惠山区企业工会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轮训班在区职工服务中心开班。到年底将举办20期,累计800余名企业工会主席参加培训。区总工会计划在三年内轮训2055名企业工会主席。培训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员们在课堂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相关政策,还会走进钱桥街道全域产改指导站、惠山科创中心产业园产改指导站、惠山区生命科技产业园产改指导站以及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锐科光纤激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20家产改示范企业沉浸式参观学习,真正搞明白产改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钱桥街道作为全域产改的先行者,更是已经探索积累了激发企业产改动能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他们成立“产改先锋帮帮团”,团员来自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劳模工匠以及优秀产改试点企业工会干部,下设思想引领、职教育人、匠心传承、智囊护航、关爱帮扶等5个小分队,打造微型“产改智库”,上门为企业产改把脉问诊、精准支招。他们还倡导产改示范企业与新增产改企业结对共进,促成凯龙高科和南方电工、华顺民生和天驰新材料、爱邦辐射和钱桥化工等一批“产改对子”,形成了“大手拉小手”产改带动模式,帮扶对子之间通过“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动实现了在思想引领、人才培育、技术帮扶等方面深度融通,成效显著。

产改加持,让企业职工创新活起来

“增设这个‘五小’奖项以来,共有100名一线职工获得了奖励,如今职工都踊跃投身‘五小十大’呢。”

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徐行芳说的这个奖项,指的是企业创始人张祥华在2017年设立的“张祥华劳伦斯奖”,奖励在原创的新技术、开发的新市场与增长的新效益方面突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019年,随着加入产改“朋友圈”,企业在“张祥华劳伦斯奖”基础上增设了“五小”(小发明、小设计、小革新、小改造、小建议)奖项,奖金分设 3000、1500、500元三档。

不仅如此,企业组建了以无锡市劳模、中共党员张家彬为核心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企业职工常态开展“三金”(金点子、金要领、金搭档)、四技(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协作、技术创新)活动以及“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素质提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底气、创新实力和发展竞争力,如今爱邦辐射已经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滴水见光。近年来,惠山区总始终把产改作为促进职工创新的重要抓手和动力,建设了45家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企业。在“劳模工匠助企行”的带动下,全区职工参与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每年提出“五小”成果和合理化建议(金点子)5000余条,去年全区新增有效发明专利授权1491件。近三年来,区总工会遴选了百余件创新成果参与省、市“五小十大”认定。

不仅如此,区总工会还强化对职工科技创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今年首次举办了全区专精特新企业职工科技创新训练营,《专利挖掘与高价值培育》《科技项目申报与成果转化》等定制化课程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申报专利进行面对面指导。市劳模、云内动力无锡分公司技术试验部部长徐志国说:“这个培训班干货多,真正在教我们如何把‘金点子’变成‘金果子’!”刘涛 李勇 吕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