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强在苏州调研时强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快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工人大军
江苏工人报讯 11月5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魏国强在苏州调研工会工作。他强调,各级工会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融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工人大军。
魏国强首先考察调研了在建的苏州工人疗养院。该项目规划了疗养区、培训室、健康管理中心等,建成后将成为劳模先进和广大职工休养身心、充电赋能的重要阵地。魏国强指出,要充分调研不同行业、不同年龄职工和劳模的多元化需求,合理规划服务内容,坚持公益属性与可持续发展并重,创新运营模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疗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更好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工会积极开展培训与竞赛,连续举办11届“工会杯”技能竞赛,搭建“产业工人成长平台”,助力职工职业晋升,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魏国强指出,汇川公司工会将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取得了积极成效。工会组织要持续聚焦产改,通过深化“能级工资”制度、拓宽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为产业工人构筑更加清晰、宽广的职业发展路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人才动力。
滨湖智能制造工匠学院是全总首批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之一,为企业提供“菜单式”工匠培育服务,年培训技能人才超1万人次。魏国强对学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强调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助力深化产改方面的积极作用,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速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作为全省首批产改试点企业,亨通集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懂管理、会创新的工匠人才队伍,连续举办六期企业工匠论坛,评选了500余名技能工匠。在听取集团党建和工会工作情况后,魏国强指出,亨通集团以工匠论坛为载体,系统化、规模化培育激励技能人才,为全省产改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他强调,企业是产改的主体和前沿阵地,要学习先进经验做法,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人才根基。(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