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赣榆区总做好“五送”服务职工
本网讯 苏北的隆冬,寒气逼人。而在连云港市赣榆区环卫停车场,却是一片热闹景象。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王学济正在为城区的1200环卫工人,每人增发一件雨衣和雨靴。做了15年环卫工的陈大妈激动地说:“工会为俺想的真周到,以后再也不怕在雨雪天作业了。”这是区总工会继去年为主城区环卫工人“全副武装”后,又增发的“新装”。
王学济说,新的一年,赣榆区总工会要把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放在竭诚服务职工上,为职工做好“五送”,团结引领职工投入“两争一前列”火热实践。
一是送思想强化引领。切实加强职工队伍党的建设,总结推广镔钢把蓝领工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并输送进企业管理层的做法,开展新思想进企业、进班组宣传45场次;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举办“十万职工心向党”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开展“学劳模、当表率、助发展”和“劳模精神”专题宣传,利用劳模风采主题公园和各类媒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评选100名文明职工,做好市级劳动模范推荐评比工作;做好“两新”组织政治引领,在民办医院、民办学校和吾悦广场、嘉会城等城区商贸综合体建立工会组织,开展新业态“八大群体”入会专项行动;在家政协会、移动电商协会等新建5个社会组织联络服务站,在4个社会服务机构工会建设职工之家;推介3个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类项目参加省级评选,评选3家全区优秀社会组织。新建并开放工会机关党建展示馆。
二是送援助合力维权。巩固区级劳动关系联席会议制度,稳步推进镇级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建设,解决关系企业发展和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推动各级工会职代会、民主规范化管理、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建制率92%以上,培育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5家;选择2家企业以工资协商为重点的集体协商示范点,增加职工收入,助力企业发展;配合梳理安全风险隐患,指导、督导企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督促企业和职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组织600家企业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组织法律工作者协会等法律志愿机构,开展4场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和“尊法守法·携手筑梦”专题活动,引导职工合法表达诉求,新建3家职工法律援助站;开展女职工关爱活动,新建2个规范化标准的爱心“母婴室”。
三是送技能促进就业。除了利用区总职工培训中心和委托区职教中心等培训,还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等方式,联系有培训资质的区家政协会下属的七所培训学校,针对就业需求,开展“点对点、订单式”培训职工3200人;同时加强对农民工、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的培训,提高微(电)商、家政服务、餐饮业等急需知识技能。针对疫情发展动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拓展受众面。举办第三届“就业梦˙工会情”大型人才招聘会,搭建职工就业平台。
四是送温暖“温暖”四季。巩固具有赣榆特色的“五准”“五助”服务成果,为职工提供更加精细、精准和温馨的服务。投入15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投入20万元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发放困难职工生活救助金50万元,组织6000名职工参加互助互济会。组织3批次150名一线职工参加疗休养。国庆期间慰问100名劳模工匠。为全区13家快递公司的50名快递小哥送开展“冬日暖心礼包”活动。举办“榆你有缘”单身青年职工联谊会,为适龄青年婚恋牵线搭桥。依托“职工心理健康促进示范点”,开展职工心理健康促进活动30场。组织民办医院职工到企业为职工提供健康讲座、义诊等。提供500万元小微企业贴息贷款鼓励职工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区工人文化宫建管用一体高质量运行,为城区广大职工提供全民阅读、健身休闲等项目,健全公益服务机制,增强服务辐射功能。
五是送“产改”赋能增收。紧盯改革目标,聚焦改革任务,通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引导职工投身“两争一前列”大局。以新思想铸魂,持续推动新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把赋能成长作为产改的重要抓手,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培训,培育产业强区紧缺技术工人1000名;推广新海石化“理论+实操”的员工“考工晋级”加薪考评模式,打通“双晋升”通道,引导企业以班组、岗位为主阵地,开展“首席技师”“金牌工人” “赣榆工匠”培树活动,组织和推动各行业、企业 “导师带徒”“师徒结对”,培育各类技术骨干200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办好“工匠训练营”,创建3个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培树10个“工人先锋号”;围绕全区重点支柱产业,组织开展8个工种以上的竞赛活动。(穆 彪 通讯员 伏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