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总工会:因“维”而动 以“护”而为 全力推进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经济等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和深度经营,各类新就业形态应运而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日益发展壮大,工会组织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市总工会审时度势,对货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群体进行深入调研、细致排查,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推动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今年6月,成功组建海安市澍泽配送服务有限公司(美团)工会,南通首家;9月,顺利组建海安市辉熠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工会,海安两家外卖配送公司均依法建会,500多名网约送餐员全部加入工会组织。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委员会、商圈工会联合会、行业工会联合会16家,吸纳近万名货车司机、保安员、送餐员、快递员、商场信息员等群体入会。
一、坚持问题导向,合力把握“摸”的准确度
深入调研,专项摸排。对货车司机、网约送餐员等群体建会入会开展专项行动,一方面,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努力争取各企业行政方支持;另一方面,组织工会干部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项调研,了解各行业发展现状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分布情况,厘清隶属关系,准确掌握基本信息,寻求突破口和着力点,为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化沟通,部门协同。加强与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城管、住建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共享数据信息、召开部门协调会、行业党建带动等途径和形式,积极争取行业党委、企业行政方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协同推进。
上下联动,汇聚合力。充分发挥区镇街道属地管理的职能作用,对辖区内运输、物业管理企业及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有力有序合力推进。海安街道地处我市主城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相对集中,在海安街道党工委的全力支持下,我们与海安街道工会共同研究,找准着力点,合力推动网约送餐员建会入会工作取得突破,为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建会入会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二、坚持效率导向,聚力增强“建”的多样性
以企业工会为牵引,实施龙头带建。海安市澍泽配送服务有限公司管理海安美团外卖骑手300余人,经过两级工会的多次沟通、协调、宣传和精心的建会指导,最终得到了企业行政方的信任和支持,率先成立首家网约送餐员工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安饿了么工会也顺利依法组建。通过开展系列关爱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工会影响力。
以村级工会为依托,实施村企联建。以村级工会组建为契机,把区域内不符合单独建会条件的小微企业和零散分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村(社区)工会联合会集中管理,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近加入工会组织。全市235个村级工会联合会,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近千人。
以商圈工会为平台,实施区域共建。依托东部家具城组建中国东部家具产业基地工会联合会,吸纳400多家家具企业2万余名职工入会,其中商场信息员800余人。先后推动组建“星湖001商圈工会联合会”“中大街商业一条街工会联合会”“万达广场工会委员会”,吸纳包括商场信息员在内的从业人员2000余人入会。
以行业工会为抓手,实施归类统建。以交通运输行业党建为引领,整合全市货运企业,联合物流园区内骨干企业,组建货运行业工会,将海安亚太亿发物流园区和海安腾龙物流园区内102家小微物流企业的2500多名货车司机及相关从业人员吸纳到工会组织。联合市城管局组建海安市物业管理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物业管理企业80家,吸纳包括保安员在内的从业人员4000多人加入工会组织。联合市住建局组建海安市房产行业工会联合会,吸纳房产中介员300余人入会。
三、坚持目标导向,着力提升“带”的影响力
业务指导,规范推进。为方便基层更好地掌握建会入会流程,我们按照《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要求,整理出组建工作参考流程,编印发放《基层工会业务知识手册》两千余册。同时,完善换届选举材料模板供基层对照参考,确保选举程序、工会班子合法合规。此外,聘请有经验的工会主席、退休工会干部组建指导员队伍,指导区域内企业开展建会入会、换届等工作。积极推进会员实名制管理,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信息及时录入到江苏工会服务网。
经费补贴,考评激励。今年3月,集中开展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百日攻坚”行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重点推进,并列为年度区镇街道工会工作考核内容。结合模范职工之家评选,培育新就业形态企业、行业职工之家典型,对建会、建家工作突出的基层工会实行经费补助奖励。目前,已发放补助近10万元。
关爱服务,切实维权。及时加强服务跟进,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列入困难帮扶、高温慰问、圆梦行动、法律维权、文化关爱等服务范围,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8月,开展送健康体检活动,491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到了免费健康体检服务。9月,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海安市首届物业管理员技能竞赛。对400多名快递员、货车司机开展高温慰问活动,送慰问品近3万元。全市36家户外劳动者“爱心服务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贴心服务。(曹晓玲 王燚 通讯员 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