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地方动态>市级工会

南京市总工会实施“五项工程”谋划“十四五”谱写南京工会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1-02-18 浏览次数:

南京市总工会坚持把工作放在江苏工会发展全局和南京发展大局中谋划和定位,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维权服务、改革创新、自身建设“五项工程”上持续用力,团结带领广大劳模、职工群众在“十四五”时期当好主力军、贡献新力量,奋力开创南京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是实施思想政治“领航工程”,紧密团结凝聚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深化学习效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工会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南京工人阶级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精心打造“宁工尚学”、“心联心”职工艺术团服务项目,推动直属工会形成“一会一精品”。

二是实施建功立业“聚力工程”,广泛激发职工建设新南京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落实新时代南京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拓展“南京工匠联盟”“南京工匠学院”功能,建设梯次合理、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每年开展重点工程(项目)劳动竞赛不少于20场,职业(行业)技能竞赛不少于100场。做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推荐评选工作,实施劳模党支部“双创双提升”工程,推动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实现党组织、党员先锋岗全覆盖。深入实施“技能素质提升”“班组创先争优”“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等竞赛行动,动员职工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实施维权服务“暖心工程”,满足广大职工美好生活向往。强化工会维权职责,密切关注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农民工、新业态劳动者等群体的利益诉求,广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加强指导员队伍和工作站建设,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注重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重点向街(镇)、开发(园)区延伸,向产业、行业拓展。坚持职工需求导向,做好做实职工服务,提升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职工疗养院综合服务功能。助力“六稳”“六保”工作,“十四五”期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开展培训3万人次,安置就业2万人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3亿元。

四是实施改革创新“强基工程”,把工会组织建设的更加充满活力以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和开发(园)区为重点,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和“八大群体”建会入会,确保25人以上法人单位建会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25人以下企业一般通过联合工会实现组织覆盖,全市各类法人单位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坚持“会、站、家”一体化思路,落实“两会一家”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六有工会”建设,持续开展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督导评价工作,实现全市“职工之家”合格率达85%、模范职工之家”创建率超过30%。大力推进“互联网+”工会建设,丰富网上平台功能,形成网上网下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工会工作网上升级版。

五是实施自身建设“提质工程”,为新时代南京工会工作提供坚强保证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带工建”,深化非公企业“三创争两提升”活动,促进党建和工会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实施新一轮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着力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职工能力,推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把职工群众路线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深入基层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健全完善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提案办理、工作评价评议等常态化联系职工群众制度,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