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劳模风采

江苏省劳模陈娟:种瓜“女状元” 致富“领头雁”

发布时间:2021-06-01 浏览次数:118

 

陈娟,是灌云县伊山镇王圩村的一位“劳模”农民,同时也是灌云西瓜第一品牌王圩牌西瓜产地——伊山镇王圩村响当当的西瓜种植大户,周围人都尊称她为“西瓜大嫂”。

作为一名江苏省劳动模范,她积极发扬“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为家乡西瓜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她是种瓜路上的“女状元”,致富路上的“领头雁”,获得过“连云港市农村优秀人才”、“灌云县十佳新农民”、“灌云县先进工作者”、“灌云县伊山镇创业模范”等诸多荣誉,是农村妇女中的楷模和榜样。

创业路上百折不挠

俗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年前,勤劳而聪明的陈娟察觉市场上早熟西瓜特别畅销,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亲朋好友东西挪凑来一万多元钱,在自己家2亩多承包田里搞起了拱棚西瓜,却因缺乏管理技术,没有种植经验,一年忙活下来,不但没挣到钱,还把本钱赔了个精光。但失败并没有难倒陈娟,她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缺乏种植技术。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当她得知盐城东台种植西瓜农户很多、规模很大时,她毅然不顾丈夫反对,只身一人去东台给西瓜种植户打工,边干边学。吃苦耐劳的陈娟很快收到当地人的欢迎,精明的她边干活边琢磨,就这样靠“偷师”掌握了一手种西瓜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陈娟回到家乡,决定再搏一回,她又贷款3万多元搞了7亩的拱棚西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她成功了,还清贷款还获利3万多元。

做大产业惠及乡亲

一人富了不算富,百花齐放才是春。早在创业之初,陈娟就立下了为家乡人闯一条致富路的壮志。只有高中学历的陈娟为了让自己掌握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多年来一直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家中书橱里塞满了关于西瓜种植的专业书籍、报纸、杂志。通过对科学种植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她的西瓜种植销售也逐渐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轨道,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西瓜大嫂”,种瓜“女状元”。

善良憨厚的陈娟在技术上从不保守,把自己的种植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周边的父老乡亲们。她说,她自己曾经因为没技术而失败过她不忍心看到她的乡亲们再受同样的苦。在她的带动下,家乡王圩村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了种植西瓜这条路。时至今日王圩村已经有100多个农户种植弓棚西瓜。不甘寂寞的陈娟在谋划更大的事情,那就是打造好王圩西瓜品牌,让鲜美、甘甜的小精品西瓜走向市场。

不忘初心回报社会

乘凉常思栽树客,吃水不忘挖井人。陈娟深深知道,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党委政府对她的关怀和支持,离不开父老乡亲对她的信任和帮助。平时谁家遇到困难,她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甘当致富“领头雁”。

村民陈红新原是一名瓦工,生活比较贫困,看到陈娟种植西瓜致富了,也想从事西瓜种植,但是缺乏技术和传授经验,一直处于观望状态。陈娟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他联系,并向他传授技术,结成帮扶对子,还帮他解决资金问题。“真是多亏了她,她真是热心啊!”陈红新提起陈娟就一脸感激,现在他承包的40多亩西瓜年收入达到了4万余元。

陈娟为了让王圩西瓜做大做强,专门举办西瓜培训班,并亲自上台讲解推广种植西瓜的高产栽培经验。本地的,外来的,四方八镇都来学习,陈娟一天要接待几十批次,她讲得口干舌燥,但从不厌烦,热情接待,苦口婆心。

多年来,陈娟时刻以省劳模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充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勇挑创业致富大梁,一展巾帼精神风采,在劳动奉献不仅仅成就了自己的价值,更托举起了全村种瓜致富的梦想孔庆宇 通讯员王晖



上一篇:“钢铁工匠”孟凡挺:7年捣鼓出16项专利
下一篇:全国劳模与艺术家的相互“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