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开发区总工会:推行“五个三”工作法 激活产改工作新动力
今年以来,连云港开发区总工会深入贯彻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省总工会十四届六次全委会精神以及市总工会十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稳步推进“五个三”工作法,努力打造更接地气、更聚民心、更显活力的产改工作开发区样板。
抓好“三个落实”,在助推产改纵深发展方面下足功夫。一是精神领会落实。市产改推进会后,第一时间向区党工委、管委会汇报,区党工委领导作专题批示,将产改工作摆上党工委、管委会的重要工作日程。二是工作部署落实。组织召开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二次联席会议暨工作推进会,传达市产改工作部署推进会精神,部署全区产改工作,3家试点企业作产改工作经验交流。三是举措创新落实。制定“一方案一清单”即:区级《产改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方案》和《实施项目清单》,将产改试点企业扩大为10家,探索“一企一品”产改模式,打造产改样本群。
抓好“三个夯实”,在强化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夯实政治理论学习基础。聚焦党史学习教育,打造“理论学习、互动学习、实境学习”三个课堂,举办“初心课堂”“学党史·颂党恩”红色经典诵读、红色剧本杀等活动8场次,组织企业产业工人赴市革命纪念馆、抗日山烈士陵园等地参观,参学2000人次。二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加快产业工人集聚的企业、行业工会组建步伐,制定《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指导手册》,指导宇田医药、万泰医药、海茗医疗器等企业组建工会,新入会产业工人1400人,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范围。三是夯实干部队伍建设基础。完善非公企业工会干部“红领津贴”制度,将产改工作纳入工会干部考核内容,提升工会干部推动产改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17家非公企业22名工会人员获得工会工作津贴。
抓好“三个注重”,在推动产业工人岗位建功方面下足功夫。一是注重劳动竞赛。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组织引导企业开展技能比武,神鹰碳纤维、中金玛泰等企业分别开展“比学赶超 争做岗位能手”劳动竞赛、医药包装技能比武、叉车比赛等比赛竞赛。二是注重技能提升。引导企业开展“师带徒”活动,举办“师带徒专题交流会暨拜师仪式”10场,新老员工签署《师徒授艺约定书》。积极组织产业工人申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学历提升补贴,共有58人获得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补贴。三是注重典型示范。营造学习典型、争当典型氛围,今年以来,3人获评省劳模,28人(集体)获评市级表彰,“五一”期间,陆续推出劳模、典型事迹报道,其中《致敬劳动者 前行不止步》稿件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
抓好“三个加强”,在构建产业工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力量。将区建会企业按规模、按所在街道进行划分,200人以上建会企业由集体协商指导员指导开展集体协商工作,200人以下建会企业由所在街道工会社会化工作者指导开展工作。二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深入产业工人较多的非公企业车间开展企业民主管理问卷调查,收集优秀产业工人代表提案,90%以上企事业单位落实厂务公开工作。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一周年等集中宣传活动5场,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接待咨询200人次,提升产业工人维权意识。
抓好“三个关注”,在提升产业工人暖心服务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关注职工普惠服务。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广职工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推动劳务派遣工人加入互助互济会。持续开展“连工惠”注册、工会会员卡办理活动,新注册“连工惠”会员600人。二是关注困难职工群众。走访摸排困难产业工人家庭生活情况,开展“点亮一盏灯”活动,为困难产业工人子女送上一盏台灯。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省市劳模、环卫工人、困难群众800余人。三是关注职工文体生活。开展新春送祝福、看港城、欢乐行等系列活动,与500余名留企产业工人共度新春。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观影”“重走长征路”“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12场,覆盖人数3000余人次。组织区内产业工人参加市级体育比赛,荣获全市职工羽毛球比赛团体第一名。(田晓萍 李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