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效评估,六合工会持续推动集体协商扩面增效
位于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的江苏安德福运输实业有限公司,工会和行政方通过开展技能创新和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讨论落实了《押运员待遇管理办法》等内容,规定公司员工具有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等,创效团队可直接提取5%~30%用于奖励。近日,该公司被六合区总工会推荐上报为集体协商质效评估三星级企业。
江苏安德福运输实业有限公司是省内专业从事液氨贸易、仓储、运输的重点企业。现有员工33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危险品驾驶员、押运员240余人,女职工101人。为鼓励先进,实现员工和企业共谋发展,公司进一步细化关于技术创新、能级工资的相关内容,并与工会职工方开展集体协商,以专项合同的形式予以明确。
在集体协商前,工会代表职工方通过面谈、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与公司方进行多次沟通交流,并广泛征集员工意见,准备议题,确保协商会议的顺利召开。随后,工会委员会正式向董事长兼总经理发出集体协商要约书。建议协商主要议题是:续签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能级工资和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建立健全提高员工待遇的有关制度。工会推选既能代表大家意愿,又对生产经营过程熟悉的职工方协商代表候选人,通过内部网络平台和QQ群公开征求意见,最终产生3名职工方代表。2021年7月26日,公司年度集体协商会议举行。协商过程中,气氛和谐,平等相待,双方协商代表结合公司发展全局,从生产经营实际和职工切身利益出发,阐明各自观点,陈述各自理由和依据。
双方就工资集体合同主要内容及能级工资、技术创新的相关待遇达成共识。其中包括:鼓励员工立足企业平台创造效益价值,公司对员工作出的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如降本、增效等,创效团队可直接提取5%~30%用于员工奖励。同时,根据国家政策,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专利,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和专项荣誉等。年底评优评先、干部提升优先考虑创新成果突出人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每季度选取一批先进的驾押人员进行星级员工评比,年终进行“五星员工”的评比和表彰,公司设立荣誉津贴,获得各级劳动模范称号、五一劳动奖章的职工和获得各级道德模范、最美职工、见义勇为等称号的,享受荣誉津贴。设立学历津贴、职称津贴和技能津贴,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学历晋升、技术技能提升可获得相应待遇,考取相关证件如押运证、安全员证等,由公司全额承担费用。
此外,公司还设立师带徒津贴,带教新入职驾驶员的人员,按照50元/天的标准享受带教津贴。公司职工小陈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通过协商,落实了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主要内容,促进职工薪酬与技能绩效挂钩,尤其是提高先进员工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对于建设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位于六合区马鞍街道的南京旭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混凝土预制构件,现有职工90人。2021年8月,该公司应工会方要约召开年度工资集体协商会议,就提高职工加班工资待遇以及技术人员能级津贴等议题,进行充分协商讨论并取得共识。公司工会主席谢谋海对协商成果表示满意:“通过开展工资+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工会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劳资双方互利互惠,职工爱公司,和谐才能共赢。”职工代表、技术员洪建涛说:“通过集体协商,我们一线技术员中级技能证书每月补贴300元,学历提升、评定职称公司发津贴,促进我们在技术上更加钻研,职工得实惠,工作有动力。”法人代表、总经理颜景凯更是深有体会,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集体协商助推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公司留住了技术,留住了人才,企业发展了,职工满意了,何乐而不为?”
近年来,六合区总为提升集体协商的质量与效果,积极推进集体协商质效评估即协商星级企业创建,引导企业或行业通过对集体协商工作的自我评估,吸引538家企业或行业参与,收到了良好效果。~
记者在该区总工会制定下发的《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标准及资料目录表》中看到,集体协商质效评估项目十分详细,协商主体、协商程序、协商内容、保障和改善职工权益,以及集体协商工作知晓度、满意度测评等均有具体的分值划定。据介绍,2021年,全区26名专兼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深入企业350余次,向企业行政方、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宣传有关企业集体协商质效评估工作政策。印发继续开展集体协商质效评估工作的通知,成立区总工会、街镇(园区)及系统工会评估小组,按照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标准,分级确认相应星级企业(行业),不断建立健全三级联动的评估体系。
“从2019年开始,我们连续两年组织参加质效评估星级以上的集体协商建制企业(行业)均达20%以上,力争到2022年总数达到60%以上,职工对集体协商工作的参与率达到90%。”南京市六合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俞晓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确认的集体协商示范和星级(行业),将在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优先推荐参评省、市劳动关系和谐示范企业。同时,结合辖区企业实际、产业特色和职工类别层次,以集体协商质效评估为抓手,进一步规范集体协商程序,增强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扩面增效。(郭正喜 朱波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