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总工会“四个突出” 助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为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实际问题,推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海州区总工会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帮扶救助工作体系,积极推动帮扶政策落地落实,彰显工会工作新作为。
一是帮扶形式突出“暖”字。通过入户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对辖区困难职工进行全方位摸排,按照困难程度分级建档。聚焦困难职工“急难愁盼”,开展常态化帮扶救助活动。开展特困职工调查申报及困难家庭“金秋助学”活动,免费为21名特困职工和16名特困生发放助学金和生活救助金7万多元。现有市级困难职工在档35人,区级在档21人。
二是申报程序突出“严”字。通过申请、调查、公示、审核、审批、建档、发证等七个程序,严格把关申报对象及申报条件,做到公开透明、程序到位,不漏报、不虚报、不瞒报。开通多渠道帮扶路径,如线上开通咨询热线、线下提高服务人员水平、网上建立答疑解惑工作群等,确保困难职工及时享受救助,真正做到帮扶“不掉线”,服务“不掉链”。截止目前,已提供126人次相关业务咨询。
三是维权服务突出“情”字。对困难职工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定期救助、平时重点救助、发动社会救助等措施,加大帮扶力度,扩大救助规模,及时了解困难职工心理动态,及时化解困难职工的问题和矛盾。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站、劳动争议调解站作用,聘请4名专业律师为职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今年参与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6件,法律援助案件6件。解答困难职工群众来访咨询235人次,提供来电法律咨询服务168人次。
四是救助方法突出“新”字。海州区总工会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传统送物资的“输血式”帮扶基础上,努力在送技术、送知识的“造血式”帮扶上下功夫。积极争取辖区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从方针政策上抓落实,在服务职工方法上抓创新。开展“送信息、送健康、送物资、送岗位”特色帮扶项目,不断完善帮扶体制,丰富帮扶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困难职工帮扶行列中来,提高困难帮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