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时政要闻

江苏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到2025年初步形成“10+X”未来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3-11-21 浏览次数:


江苏工人报讯  1月17日,江苏省政府召开“以学促干、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专场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了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江苏的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10+X”未来产业体系,建设10个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平台载体,引育50个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

在重点方向上,江苏优先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通用智能、前沿新材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虚拟现实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

科技创新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关键变量”“最大增量”。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介绍,当前,全省有15所高校拥有未来产业相关学科38个;超过75家重点研发平台开展未来产业相关技术研发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的“问天Ⅰ”类脑超级计算机成功实现约5亿神经元仿真,领跑国内类脑超算水平;徐州医科大学CAR-T细胞产品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率、缓解率较国外同类产品提升近一倍。江苏将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建设“应用基础研究特区”,每年实施15个以上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加快培育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提升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能力。探索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未来产业原创性、前瞻性技术突破。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强化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转化服务能力。

在做大做强经营主体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本土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着力引进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加快构建未来产业企业矩阵。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示范,支持运用未来产业前沿技术赋能重构农业、制造业、商务、能源、交通、建筑、教育、康养、文旅等行业,到2030年,建设50个以上开放应用场景。

在人才引培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未来产业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加大产业科创领军人才“顶尖人才支持计划”“双创计划”和省“333工程”等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到2030年,系统培养具有交叉复合背景的未来产业创新人才(团队)100个以上。

针对未来产业风险大、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指导意见》明确要统筹推进先用先试,支持大学科技园开展未来产业园建设试点,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探索构建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未来产业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制度,探索“观察期”“包容期”等新型监管举措,实施提示预警、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在符合条件的领域试点“沙盒监管”,营造包容审慎的未来产业发展环境。

此外,在加大支持方面,《指导意见》还提出,支持未来产业领域更多产品纳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推动首台(套)重大装备、首版次软件、首批次新材料的首购首用;强化人才、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优先支持未来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赵叶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