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总工会出台快递员职业关怀补助办法 实现“新”有所属、“新”有所护
一、推荐理由
针对快递员群体容易遭遇客户误解、指责甚至粗暴对待,因无端投诉而面临处罚等从业环境不够友好问题,镇江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在充分调研快递员群体实际需求、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率先出台《快递员职业关怀补助发放和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补助发放的适用场景、申请条件、补助标准及审核流程。两个多月以来,已为15名快递员发放补助5300元,让快递员的职场委屈被看见、被关注、被回应,得到了这一群体的广泛好评,为推动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暖心而坚定的工会力量,也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了“镇江范本”。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四类申报条件。被用户粗暴对待仍能耐心解释;被恶意投诉并造成个人财产损失,仍能冷静应对;被快递企业误判有服务质量问题且被罚款;遭遇人身攻击导致健康受损,且能提供出警记录证明和医院伤情鉴定。当快递员在投递服务中遭遇以上四种不公待遇之一,并能妥善处理、未造成负面社会影响的,即可申报补助。
二是分类制定补助标准。健康受损的,慰问补助1000元或等价实物;遭遇财产损失或误判罚款超过500元的,补助500元或等价实物;有证据显示被用户恶意投诉且损失超过200元的,补助200元或等价实物。
三是合理设置申报流程。由快递员自主向所属企业工会申报;企业工会经初审、公示后,提交至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行业工会复审无误后,报送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经过再审,名单将在镇江市邮政管理局官网公示不少于3个工作日。整个流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补助精准直达申报者。
(二)工作成效
一是为快递行业劳动者提供了职业认同和正向引导。申报职业关怀补助的快递员,历经了各种不公平对待甚至承担了健康、财产损失。镇江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的小朱,在今年3月的一次投递过程中,因收件人地址有误导致投递延迟,他遭到了对方殴打。报警后,收件人虽道歉但仍然进行了投诉。小朱申报了职业关怀补助。经过调查了解和阳光审批流程,市新工联和市邮政管理局共同向他发放了1000元补助,肯定了他的冷静克制和专业素养,也彰显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的助“新”护“新”。
二是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了良好范本。镇江市出台的快递员职业关怀补助机制并非简单的物质帮扶举措,而是“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闭环式服务体系。其深层价值在于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提供了逻辑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良好范本;有利于快递企业进一步优化投诉核查流程和内部管理制度、重视职工权益维护与人文关怀;进一步营造尊重、关爱、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三是为“以服务促建会入会”提供了实践新路。每一份补助申请,都是快递员对自身遭遇的清晰陈述,也是工会组织贴近服务对象、掌握行业痛点的直接途径。快递员职业关怀补助机制从制度层面织密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工会组织的联系,既压实了责任链条,也加强了各级工会的互动,更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建会、快递员入会的主动性。据统计,镇江快递行业建会率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快递员入会率同比增长10%。
(现场认证: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 王 晴,审核:黄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