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五大行动十九条举措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18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方案》江苏工人报讯 发展党员计划向优秀产业工人倾斜、加大各级工匠人才培养力度、培训提升“三代表三委员”中的产业工人履职水平……近日,省总工会等18家单位联合制定并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方案》,提出实施“凝心铸魂、赋能成才、匠心奉献、暖心关爱、强基固本”五大行动,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推动产业工人在我省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具体举措,《方案》包括7个部分19条措施。第一部分是总体目标,第二至第六部分为改革举措即五大行动,第七部分是保障措施。《方案》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引领建功立业、保障产业工人待遇、壮大产业工人队伍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工会、企业各方的职责任务,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上,《方案》提出,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履行思想政治引领首要任务;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持续深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到班组”工程,结合实际开展普遍轮训;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加大企业党员发展力度,持续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在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方案》要求适应平台经济发展,广泛开展数字技能、新媒体运营等新业态培训,建设各类各级工匠学院,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好用好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库和“工会服务职工创新创造云”,推动企业将职工创新纳入企业研发体系、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为进一步示范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方案》注重畅通产业工人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发展通道,提出健全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体系,组织企业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推动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互通,支持各地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
在保障产业工人待遇上,重点对“三代表三委员”中的产业工人开展政治建设和履职能力培训,提升代表履职水平,完善职代会听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专题报告制度,坚持“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有序提高劳动、技能、知识、创新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权重,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为重点,大力推行能级工资和技术创新集体协商。
同时,《方案》提出积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支持以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设立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鼓励高校面向产业工人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推动技工院校全面开展在校生自主评价,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强技行动”,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定向输送经过培训的劳动者。(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