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地方动态

从“工”到“匠”!常熟锻造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次数:

近年来,常熟市总工会持续以“产改”赋能人才蝶变锻造新时代产业“尖兵”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从“技能小白”到“行业精英”

在董浜镇的一家标杆制造加工企业随着智改数转网联的深入推进,这家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这对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熟工匠学院正好为产业工人铺就了一条从“技能小白”到“行业精英”的成长快车道。

把握“新风口”精准培养人才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浪潮下产业工人的素质高低对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起着重要作用2023年底,常熟市总工会与江苏龙腾特钢集团合力共建常熟工匠学院将学院建在企业内采用“理论+实操”的模式为全市企业精准培养高技能人才

今年四月中旬,常熟工匠学院2025年首期智能制造领域技能项目制培训班在江苏龙腾特钢集团研发中心开班。本次培训围绕智能制造产业“新风口”,开设可编程控制器、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课程,吸引了全市多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

今年,常熟工匠学院以职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培训为主,除了项目制技能培训,还增设考证类项目,包括智能制造、机械加工、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特种设备等5大类13个工种的相关课程,满足不同就业群体的技能培训及技能评价需求。

构建人才培养“常熟模式”

今年6月,常熟市总工会召开2025常熟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部署推进会。会上,常熟工匠学院新增四家分院正式授牌,分别位于江苏省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以及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

学院通过构建“培训+竞赛+职业资格认定”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努力培养一支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以技润心,以赛育匠。常熟市总工会通过积极开展“常工名匠”、“吴地工匠”系列等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工匠学院与劳动技能竞赛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产业工人的全链条成长机制,激活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此外,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不断扩大,常熟市总工会为他们提供转岗再就业职工技能培训。常熟市总工会还积极开展职工“五小”活动成果推荐评比活动,鼓励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和成果推广;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

同时,围绕常熟市的重点支柱产业,常熟市总工会积极开展劳模助企服务,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常熟市劳模工匠服务团队累计联系服务企业120多家,培训职工1100多人,协助企业解决了1000多个技术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优秀的产业工人队伍。未来,常熟市总工会将持续发力,聚焦常熟“3+5+2+N”产业定位,助力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变“匠”,进而培养和造就一支顺应时代发展、适应产业转型的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产业人才根基,书写常熟产业发展的壮丽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