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地方动态>基层工会

苏州北站建筑工人社区开出“便民商业街” 工会暖心服务带来“家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5-08-29 浏览次数:


8月18日晚,苏州北站新时代建筑工人社区内的永泰坊商业街正式开业。

烧烤摊升腾的烟火气中,工人们举着烤串围坐在户外投影前观看球赛;新开业的超市里,安徽籍木工老张用刚办的工会会员卡兑换了折扣商品;一旁的工友服务中心内,爱好下棋的老王正在职工书屋里会见“棋友”……

当社区工地飘出“幸福味道”,这个被工友们称为“暖心家”的地方,正以一场场充满市井气息的大聚会,生动诠释着苏州工会创新服务建筑工人的实践成果。

“工棚”到“家园”功能跃迁,背后的工会智慧

“十年前住工棚,夏天像蒸笼,冬天漏冷风。现在宿舍有空调,下楼能看病,工资有保障,连孩子暑假都能接来参加工会办的夏令营!通过快递驿站,每个月还能按时给家里的老婆孩子寄送点好吃的。”

各地特色小吃、超市、理发店……在永泰坊,37家商户聚集在一起,就像一个小型“邻里中心”,为工友提供方便、实惠的服务。

开业现场,来自河南信阳的电焊工金明龙,一面惬意地吃着凉拌菜,喝着小酒,一面与工友们一起看球、听歌,他的话道出了2500名入住工人的共同感受。“干这行十年了,全国各地到处走,这里是最舒适的地方,像家一样温馨。”

作为服务国家级交通枢纽建设的配套工程,苏州北站工人社区从规划之初就颠覆了传统工地临时安置模式,而工会组织的深度参与,更让这片216亩的土地成为“权益保障+生活服务+精神家园”三位一体的创新样本。

记者在现场看到,以新开业的永泰坊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警务室、工友服务中心等设施呈环形布局。特别设立的“15分钟服务导视牌”上,工会服务项目与商业网点同步标注,形成独特的“生活保障地图”。

入夜,王小建与棋友在职工读书屋里相会。“酒逢知己千杯少,以棋会友更是我空闲时间的小热爱”,王小建告诉记者,“生活上方便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和生活方式也有了,听说工会还会组织很多活动,我也很期待。”

“这里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工友即家人’的理念。我们通过三级工会共建机制,把服务精准嵌入工人动线——从宿舍到工地的500米半径内,他们能获得从物质到精神的全周期保障。”苏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深层次的改变发生在精神层面。社区工友服务中心每月更新的“明星工人榜”展示着技能竞赛优胜者;劳模工匠宣讲团定期走进商业街与工人座谈;中建八局项目工会甚至依托永泰坊商铺开展BIM技术趣味教学。“我们要让工人在创造城市地标的同时,也筑就自己的人生高度。”苏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三见三谈”工作方法再“下沉”,需求从工地直达办公桌

商业街开业前夕的一场“工情夜话”,意外成为永泰坊业态调整的转折点。

8月8日,相城区总工会主席沈健在工友座谈会上收到多条建议:“夜班回来想吃口热的”“超市能不能卖老家特产”......

一周后,相城区总工会联合社区迅速行动:延长食堂夜间营业时间,引进云贵川风味档口,甚至在超市开辟“乡味专区”。这种高效反馈得益于苏州工会创新的“三见三谈”机制——职工群众天天见、工会干部周周谈、急难愁盼马上办。

“我们用《工情周记》精准捕捉需求,‘三见三谈’机制已经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一套良方。”相城区总工会派驻北河泾街道工联会陈秦思怡告诉记者。

工会通过建立工会共建机制、完善工会服务阵地、提供工会常态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来做好工友的娘家人。

防台防汛演练后新增AED设备、观影活动超预期火爆遂添置户外投影仪……《工情周记》的每个记录都对应着服务升级。开业当天启动的“工惠云平台”更是将这一机制数字化,工人扫码即可提交需求,系统自动生成“需求-响应-评价”闭环。

权益护航“组合拳”,让农民工工资有了“双保险”

在热闹的商业街背后,一组数据揭示着工会服务的深层价值:社区投用半年来,欠薪快处快办平台化解纠纷涉及金额仅1.2万元,相较同期周边项目投诉量下降92%。

这背后是一套权益保障“组合拳”——人社部门驻点接访、工会律师团定期值班、项目方工资保证金三方共管,甚至每个工区都设有“工会监督员”。

“永泰坊不只是消费场所,更是维权阵地。”正在安“薪”驿站值班的工会律师指着一键报警装置解释。

工会服务中心内卫生服务站、警务室、安“薪”驿站、矛盾调解室等功能服务齐全,还提供食堂、纠纷调解、劳资服务、困难职工帮扶等服务。

商业街不少商铺都悬挂维权提示牌。这种“浸润式”普法成效显著:社区工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工资卡办理率98%,两项数据均创苏州建筑工地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