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总深化“建转活”三招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取得实效
一、推荐理由
南通市总工会在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转活”三招发力。出台相关意见,推进党建带工建,扩大组织覆盖,实施网上工会建设;制定工作指引,强化经费保障,规范干部培训;实施履职补贴制度,激发企业、行政、职工多方活力。连续三年新建工会组织数、覆盖单位数、会员数均实现增长,网上工会入驻企业超1.3万家;干部素质有力提升,通过培训、竞赛等方式,培养了大批优秀工会干部;工会工作成效显著,职代会提案质量提升,集体合同签订稳步推进,产改试点工作成绩突出,切实维护了职工权益,推动了企业与工会共同发展。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建”上出实招。坚持党建引领,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工建“六带六化”建设的意见》,实施党建带工建“三同步”行动,把党建带工建列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在非公企业集中的互联网企业、商务楼宇、工业园区等新兴领域、重点领域中加大党工组织组建力度;夯实“兜底建”基础,通过开展专项行动织密区域(行业)工会、镇(街道、园区)工会、村(社区)工会组织网络,对全市辖区内不宜单独建会的非公企业进行覆盖,同步吸引各类新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工会;积极响应工会数智化建设,着力实施网上工会建设。借助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系列活动,开展“扫码入会”活动,全面推进包括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在内的各类基层工会入驻网上并参与网上服务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黏性。二是“转”上有妙招。带动“转”,制定“小三级”工会工作指引,汇编“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文件,召开“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扩大工作成效明显、示范作用强的“小三级”工会影响面。联合地方党政出台配强镇(街道、园区)工会干部的专项文件,以强有力的镇(街道、园区)工会带动非公企业工会转动;保障“转”,在对镇(街道、园区)工会做好基本工作经费保障的同时,实施项目化专项经费补助,对非公企业工会组建成效明显、活动开展扎实有效、职工评价满意度高的镇(街道、园区)工会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规范“转”,以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坚持开展非公企业新任工会主席岗前业务培训,邀请工作成效突出的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现身说法,实地参观非公企业模范职工之家。编印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工具书2万余册分发基层单位,将“手边工具书”转化为“履职红宝典”,让新任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快速进入角色,提升“转”的质效。三是“活”上谋新招。全面实施非公企业兼职工会主席履职补贴制度,扩大补贴范围和补贴对象,极大增强了非公有制企业兼职工会主席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激发非公企业在建会强会、民主管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方面推出诸多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调动非公企业行政支持工会工作的主动,以企业职代会规范化建设推进会、成果展示会等形式,展现工会组织推动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展民主管理创新创优成果申报活动并对获评单位进行奖补,扩大企业形象的宣传面和影响力;激发职工群众共同参与的活力,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发展改革、内部分配、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素质提升等内容,实施职代会提案征集活动并宣传、奖励优秀提案。深化“会站家”一体化建设,通过开展“工会在身边”系列品牌行动,发挥全市418家工会驿站作用,为职工提供可感可知的服务,凝聚职工力量共同推动基层工会建设。
(二)工作成效
一是工会组建成果丰硕。连续三年新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数、覆盖单位数增长幅度超1.5%、2%,新入会超3万名。全市115家镇(街道、园区)、1844家村(社区)工会有效兜底覆盖,已纳入网上工会的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超1.3万家。二是干部素质有力提升。近三年围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民主管理工作等内容开展培训班30期,参训人次超3000人。举办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企业民主管理业务技能竞赛。非公企业兼职工会主席履职补贴制度已覆盖近千名对象,充分激发内在成长的动力。三是工会工作成效明显。职代会提案征集活动中的非公企业提案数量和质量均呈现明显提升态势,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非公企业数量稳中有升。作为省首批产改试点地区,近千家试点单位中非公企业占比达86%,覆盖职工超100万人,助力产业工人提升政治地位、成长成才、维护合法权益。
(现场认证:省总基层工作部 黄凯枫,审核:吕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