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创新案例

宿迁市总创新“小三级”工会建设模式实现“扩面提质、赋能增效”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次数:

一、推荐理由

宿迁市总工会在“小三级”工会建设中,面对基层工会覆盖不全面、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分类精准指导、多策并举推进等创新举措,有效扩大了工会组织覆盖,激活了基层工会活力,提升了服务职工与推动发展的能力。其创新点在于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建会体系,以规范化建设保障工会高效运行,以攻坚克难增强工会服务效能,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全省工会系统提供了有益借鉴,值得在更广泛层面学习与应用。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扩大建会覆盖面。实施基层工会组建“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提出规模以上企业、百人以上企业全部建会,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应建尽建,职工入会率超95%的目标。市总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机关干部与市总常委、委员分片包干,直达村居,每季度、半年、年度定期总结调整,工作有序推进。聚焦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市县两级实现新业态劳动者工会联合会全覆盖,新建行业工会联合会36个,吸纳5.2万名新业态劳动者入会,以点带面推动行业建会。将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小微企业作为重点领域,通过重点指导、调研督查,新建非公企业工会650家,小微企业工会486家,入会会员6万人,强化“重点建”。针对零散务工人员入会难问题,完善楼宇、市场、物流园区等区域工会,强化村居(社区)工会组建,实现“兜底建”。召开全市非公企业建会入会现场推进会等会议,集中攻坚,推动各地“比学赶超”,以专项行动促建会;抽调52名社工和党工建指导员组成“服务团”,通过“面对面”宣传和“点对点”指导,上门服务促建会。推行网上入会、“扫码”入会,实现“小三级”工会组织和会员线上实名录入率达93%二是强化规范化建设,促进作用发挥。“小三级”工会组建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坚持“建会建制建家”同步,完善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会员评家等制度,推进集体协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小三级”工会市级示范点60家,评选“优秀工会工作者”144名、模范职工之家233个,激发工会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联建”:依托园区、街道等,打造联合工会“职工之家”品牌,升级工会驿站158家,其中智能化驿站30家,提升服务职工能力。“联用”:推动“职工之家”共建共享共用,80%市级以上“模范职工之家”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联网”:以综合性服务阵地为中心,内联“职工之家”,外联工会驿站,建成“一公里”服务网,所有阵地均在全总职工之家APP及高德上图。选优配强工会主席,充实镇(街道)、产业园区工会力量,选聘党工建指导员、社工255人。提优干部素质,推行优秀社工担任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会副主席制度,培训“小三级”工会干部17场次,覆盖干部1000余人,提升专业素养。完善“补基层”机制,设立专项奖补资金,累计安排“小三级”工会经费1.36亿元,为工会工作开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三是强化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政治引领“三突出”。成立“宿工讲师团”,开展职工思想教育活动300余场,覆盖“小三级”工会会员90万人次,培育市级职工书屋226家,推出劳模宣传专栏85期,强化职工思想凝聚力。服务创新“三平台”。搭建劳动竞赛“333”模式,开展技能竞赛1200余场,培育高技能人才25.2万人;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42家,推动“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服务企业572家,创效2.71亿元;建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6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0余件,入选全国“工会枫桥”示范点。

(二)工作成效

一是组织覆盖实现突破。全市95个镇(街道)、13个县级以上开发区建会率100%,村(社区)工会组建率达93.13%2024年非公企业新建工会650家,其中小微企业建会486家,会员总数突破112.2万人。二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层工会阵地全面升级,职工之家、工会驿站服务职工超50万人次,职工满意度达92%;劳动争议化解成功率提升至95%,困难职工帮扶、法律援助等服务惠及职工10万余人次。三是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培育“小三级”工会示范点60家,深入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评选优秀创新案例400个、优秀创新成果120余项,依托42家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服务企业572家,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91亿元。

(现场认证:省总基层工作部  黄凯枫审核:吕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