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总搭建“宁工享·微工会”平台让数智化服务触达基层
一、推荐理由
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南京市总工会针对中小微企业工会服务触达难、传统模式效率低等痛点,构建“省市区三级联动”推广体系:省总工会提供技术底层支撑,市总工会统筹场景设计与推广规划,区总工会负责精准落地。通过“宁工享·微工会”轻量化平台架构,为企业免费提供数智化工会服务,形成可复制的“南京模式”。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一是轻量化平台破解建会难题。创新推广免开发、轻量化的“宁工享·微工会”平台,中小微企业通过手机端即可快速开通活动发布、福利发放等8大核心功能。南京市总工会积极与基层工会对接,了解他们在平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对职工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限时解决,确保平台的顺畅运行和服务的有效落实。华能南京电厂依托该平台1周完成501名职工数字化建档,较传统模式节省成本80%。二是“三精”工作法助推精准服务。形成“精准触达、精细管理、精心服务”的数字化工作范式:通过标签化画像实现政策活动精准推送,建邺区试点企业活动参与率提升3倍;依托数据看板精细管理各级微工会开通使用情况,建立基层工会与职工的双向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平台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通过现场调研、送教上门等方式,分级分批推广平台服务;协同省总开发线上心理服务等12个特色模块,构建需求闭环响应机制。三是三级赋能体系强化推广实效。构建省级技术支撑、市级统筹推进、区级精准落地的三级工作体系。省总工会提供底层技术保障,南京市总设计“1+N”应用场景(1个基础平台+N个特色模块),建邺区等试点单位通过“200家企业管理员实训营”实现“培训-指导-落地”的赋能链条,为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提升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工作成效
一是服务效能跨越式提升。推广“宁工享·微工会”不到一年,已在南京覆盖基层工会1400余家、职工10万余人,累计发放福利超120万份,职工事务线上办理率达91%。建邺区试点企业通过平台发起的职工提案数量增长270%,38%的建议被企业采纳。二是基层工会活力持续激发。中小微企业工会活跃度大幅提升,平台带动200余家“僵尸工会”恢复运转,形成“企业减负、职工受惠、产业赋能”的三赢局面。华能南京电厂上线“微工会”以来,职工诉求处理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职工满意度达96.8%。三是企业与工会协同发展。“宁工享·微工会”不仅服务了职工,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5年2月,平台上线“宁工加油”模块,普惠职工会员,同时护航企业发展。通过平台,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职工的需求和想法,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和创新,实现了企业与工会的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现场认证:省总网络与信息中心 蔡 超,审核: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