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总工会“先锋大讲堂”锤炼年轻干部“硬本领”
近年来,淮安市总工会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探索年轻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新路径,创新打造“淮工@先锋大讲堂”,首创“现场授课+互动研讨+点评打分”三维教学模式,有效破解传统培训吸引力不足、参与度不高、学用脱节等难题,显著提升了工会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一、精准选题,聚焦中心大局。 坚持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与满足干部成长需求相结合,分阶段科学设定讲堂主题。紧扣“干什么学什么、想干什么学什么、学成什么干什么”原则,精心安排党的创新理论(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机关实务(党务、意识形态、廉政教育)等核心内容,着力完善年轻干部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大讲堂已连续举办10期,累计吸引800余人次参与学习互动。
二、搭建平台,激发内生动力。 突出年轻干部主体地位,建立“组织点将+个人自荐”的讲员选拔机制,每期遴选4-5名年轻干部登台授课。鼓励他们围绕主题,结合岗位实践,分享理论学习心得、党性锻炼感悟和服务发展成效。设置现场互动交流与听众即时打分环节,将讲堂表现作为考察评价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参考。目前,市总机关80%以上年轻干部已登上大讲堂讲台,实现了在“讲”中深化思考、在“听”中相互启迪、在“评”中接受检验。
三、创新模式,增强培训实效。 秉持个性化、开放式、实用型定位,持续丰富讲堂形式与内涵。在内容上,紧密结合省市决策部署与年轻干部实际需求,确保课程精准务实。在形式上,突破单一讲授模式,灵活运用专家讲座(如国防教育、政策解读)、青年干部“现身说法”(分享成长经历)、视频教学等多种载体,构建起多元互动的学习场景。先后邀请部队领导、市委宣讲团专家学者授课辅导,组织青年分享6次、视频教学3次,显著提升了学习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四、强化示范,构建矩阵效应。 确立大讲堂作为工会系统年轻干部培育核心载体的地位,健全“机关党委牵头、业务部门协同、年轻干部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积极推动经验下沉,鼓励指导有条件的县区总工会和基层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孵化打造“迷你课题”“工会青年说”等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的特色讲堂。通过构建市总引领、基层响应的“讲堂矩阵”,将党员干部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使“淮工@先锋大讲堂”真正成为年轻干部展示才华的“大舞台”、思想碰撞的“大擂台”、实战砺能的“点将台”。